台灣曾經受日本統治長達50年之久,有些許的日本文化就此流入台灣本土。早期的日本人於生活物資需求上以輕鬆、方便及美觀為主,因而發明許多巧思物品,其中木屐便是其中之一。木屐日語為げた(GETA)漢字是下駄,早期的台灣人在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之下,也漸漸開始穿上木屐。

         然而,隨著台灣光復後,木屐產業也逐漸被淘汰隨之沒落,後來於宜蘭社區配合營造地方特色運動的計畫下,於此設置了台灣唯一的木屐館,而木屐館就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白米社區,館內主要以彩繪木屐來做為發展的主題目標,於館內還設有木屐展示館、木屐教室等,讓遊客們可從中了解木屐的由來及發展過程,或是嘗試DIY彩繪手工藝術,體驗與學習製作木屐的樂趣。

資料來源: http://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aspx?PlaceID=3063&CityID=7&AreaID=87

景點資訊:

電  話:(03)995-2653

地  址:宜蘭縣蘇澳鎮永春路174

營業時間:08:30~17:30(需預約);每週一休館(暑假期間不休館)

門票:150台幣


檢視較大的地圖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台鐵

搭乘台鐵(北迴線)至蘇澳火車站下車→轉搭計程車或步行25分鐘即可達白米木屐館

 

【自行開車】

1.(中山高)國道1號汐止系統交流道下→轉國道5(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至蘇澳交流道下→接台9省道(往蘇澳)→經中山路二段→右轉蘇港路→至永春里→直行即可達白米木屐館

2.(二高)國道3號南港系統交流道下→轉國道5(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至蘇澳交流道下→接台9省道(往蘇澳)→經中山路二段→右轉蘇港路→至永春里

 

白米社區,地處蘇澳鎮西南、白米橋旁,三面環山並有白米溪貫穿社區,北迴鐵路橫臥社區聚落旁山腰上,

白米在日據時代就因礦石產業興盛而繁華,後來也因此產業帶來的環境破壞而落沒。

images (圖片來自網絡) 

為了尋回社區的生機,居民透過訪談重新認識社區,從『木屐巢』之名和『白米甕、做材屐;偷挫材、山林捉』俚語,大家找到了往昔記憶中的社區之寶『木屐』。隨後,在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下,白米也啟動社區營造列車,這些年來,逐漸發展出社區自己的木屐工藝產業,並透過社區組織的經營,讓社區生活文化與產業充分結合,建構白米自己的社區文化產業形式。

資料來源: 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9236274-%E3%80%90%E5%85%8D%E9%96%80%E7%A5%A8%E3%80%91%E5%AE%9C%E8%98%AD%E7%99%BD%E7%B1%B3%E6%9C%A8%E5%B1%90%E6%9D%91%EF%BD%9E%E3%80%8C%E6%9C%A8%E5%B1%90%E5%8D%9A%E7%89%A9%E9%A4%A8%E3%80%8D%E7%B6%93%E9%A9%97%E5%88%86%E4%BA%AB

白米木屐村的例子曾出現在我國中的地理課本中,一個即將沒落的小村莊靠著結合產業與社區文化繼續支撐下去。一個產業的興盛、沒落及再創生機,藉由木屐村發揮的淋漓盡致!

11145_18608  (圖片來自google圖片)

天花板燈飾裝潢、畚斗、座椅、紀念簽名處等,都用木屐的概念設計。

還有很多區是「當場」作木屐手工藝、紀念品的小攤位,館內的導遊阿姨也會一一作介紹。

  若要購買,刻字還能要求客製化唷!

3693466175_08d4d3cabc_o(圖片來自網絡)  

白米木屐博物館裡的員工多數是社區居民,讓白米社區的生活文化和產業推銷充分結合,居民與當地產業做結合有生命共同體的凝聚力。

b6463_20120809093027_2     images (1)

images (2)     images (3)

images (4)     images (5)  (圖片來自google圖片)

白米木屐館的主要客源為節假日的預約團體,每個旅遊團均會配有講解人員全程陪同,從館外介紹到一直木屐DIY。館內工作人員如前文所介紹,很多都是當地居民,而講解人員之中也有一些是工讀生,經過訓練后上崗解說。

接待我和同學的是一個大二工讀生,是個熱情開朗的女生。購買門票之後,她先向我們推薦協力木屐的行走體驗,兩人必須要步伐一致才能順利地前進、轉彎。我和同學嘗試了一下,算是正式參觀前的預熱,對木屐類型的豐富性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DSC_4068  DSC_4071  協力木屐

跟隨導覽,我們首先到達三樓觀看對於白米社區和木屐館的介紹影片,也了解到木屐的多種類型以及有名的木屐師傅陳信雄。

DSC_4072  DSC_4073  DSC_4075  

三樓不大,若是團體估計要一個團一個團的輪流觀看影片或者錯開樓層參觀順序。整體空間清幽舒適,並可以提供茶水。影片結束后,導覽人員也進行了相應的解釋說明。

二樓主要是介紹木屐製作的的工藝和流程。木屐底板原本使用的材料為江某樹,后改用加拿大進口的檜木。

DSC_4076  DSC_4097  DSC_4098

現在上圖對底板木材加工的步驟主要為機器完成,機器在一樓有陳列。師傅展示削木頭的技巧后,我們也親自進行了體驗嘗試。

DSC_4077   

接著是木屐底板花紋的雕飾步驟,也有專門的師傅演示,在這裡可以按你的要求設計木屐花紋,由師傅雕刻出來,如此你就擁有了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專屬木屐,尤其是你不放心待會兒自己DIY的手藝的話

DSC_4079  DSC_4080  DSC_4082  

DSC_4084  這是謝靈運的登山木屐,人稱“謝公屐”。

另一位工作人員為我們展示了木屐牛皮上花紋的繪製,主要是針對我們最後的DIY活動進行教學。

  DSC_4086 DSC_4087 DSC_4088  

在這裡你可以自行搭配不同樣式的底板和牛皮,製作成鑰匙扣等紀念品,工作人員也會為你刻上你喜歡的文字。

DSC_4101  DSC_4191   DSC_4192  

二樓也有一些木屐的展示品,可供試穿和購買。

DSC_4095  DSC_4089  DSC_4091    

DSC_4104館內收藏的第三大的木屐。

館內的許多木屐並非完全為工匠完成,如很多圖案的繪製出自社區內的一些阿姨之手,也有一些特定主題的木屐是由學生完成的。

DSC_4106  DSC_4107  DSC_4108  

木屐在早期台灣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也有把木屐作為女子出嫁嫁妝的現象,不過現在比較少見了。

一樓主要展示了木屐底板的機器生產,陳信雄師傅的生平介紹,以及不同類型、功用和主題圖案的木屐。

DSC_4114 DSC_4118 DSC_4126   

DSC_4118  DSC_4116    DSC_4119  按摩木屐

DSC_4120罰站木屐   DSC_4121  減肥木屐

以下是館內收藏的第二大木屐,圖案繪製以民間傳說——“一朵玫瑰花的故事”為藍本

DSC_4130  DSC_4132    DSC_4138  

在這裡可以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體驗各種類型的木屐。

  DSC_4149  DSC_4157  DSC_4155

這是館內收藏的最大木屐,比一張單人床更大

DSC_4144    

最後就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木屐DIY了~

DIY的場所在木屐館外右側,需步行一段距離。

DSC_4158  DSC_4178  這是DIY室,室內整齊陳列著很多六角形工作桌椅,供前來DIY的參觀者使用,桌上擺放著DIY所需工具和材料。

在導覽人員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小木屐的DIY

DSC_4180  DSC_4184  DSC_4166  

DSC_4177  DSC_4193  

最後工作人員會幫忙將其製作成鑰匙扣。

至此,我們白米木屐館之行就結束了,共花了大約兩個多小時。在導覽人員的陪伴之下,整個過程還是相當愉快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都很親切熱情。參觀流程從三樓,二樓,一樓,至館外DIY室,從初步的影片介紹,到動手實踐,可以說是很合理的,參觀者也由此逐漸加深了對白米社區和木屐的認識。整個場館充分介紹了木屐的歷史發展與製作流程,紀念品類別豐富多樣,小到掛飾,大到各類木屐;遊覽過程中也設計了很多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的環節,如一樓全程可穿著木屐,腳踏相應類型木屐跟隨工作人員拉伸身體,木屐DIY等,參觀者擁有充分的體驗與互動的空間,也增加了過程的趣味性,有利於提高參觀者的滿意度。

另外,我也想提出兩點自己的思考

一是旅遊信息不夠完全。從蘇澳站出來的時候,墻上可以看到一張附近旅遊景點的地圖,但是卻不太容易確定明確的距離和交通方式,向人詢問到白米木屐館的方式時,都是說計程車且步行需要一個小時以上。但我們從木屐館返回火車站時選擇了步行,勻速行走需25分鐘左右,而且路線不複雜,也就是自由行的背包客完全可以採取步行的方式,當然需要google地圖;由於沿途多為工廠,較為冷清,最好路上設置指示路標,方便遊人。我認為火車站需要配備更詳細的旅遊信息;至於旅遊服務中心好像也不太容易找到。

二是白米木屐館周邊主要是工廠等建築,商戶不多,也較為空曠冷清;如果有可能的話,政府可以在做整體規劃的時候加強一下這方面旅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設計。

總的來說,白米木屐館還是很值得一遊的,親子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資料來源: http://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aspx?CityID=7&AreaID=87&PlaceID=3063                     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9236274%E3%80%90%E5%85%8D%E9%96%80%E7%A5%A8%E3%80%91%E5%AE%9C%E8%98%AD%E7%99%BD%E7%B1%B3%E6%9C%A8%E5%B1%90%E6%9D%91%EF%BD%9E%E3%80%8C%E6%9C%A8%E5%B1%90%E5%8D%9A%E7%89%A9%E9%A4%A8%E3%80%8D%E7%B6%93%E9%A9%97%E5%88%86%E4%BA%AB

圖片來源:除前10張特別註明的圖片,其他均為博主自行拍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木屐 蘇澳鎮 白米社區
    全站熱搜

    冬山-蘇澳之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